1月4日,全國人大官網刊發了《湖北人大:立法為民,書寫全過程人民民主荊楚答卷》。
湖北磷礦資源豐富,磷礦資源保有量、年開采量、磷化工產業規模、磷肥產量均居全國首位。同時,湖北也是磷石膏產生大省,磷石膏產量和堆存量不斷增長,既帶來了破壞生態環境的安全隱患,又制約著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。2021年,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湖北省開展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、全國人大常委會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都指出,磷石膏對長江水環境構成較大風險隱患,加快磷石膏綜合治理迫在眉睫。
2022年新年伊始,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啟動立法修法快速反應機制,牽頭成立磷石膏污染防治專項立法領導小組,組建由人大有關專工委、政府相關廳局、專家學者組成的條例起草專班,并邀請各級人大代表,深入近百家企業走訪、座談。
“企業磷石膏綜合治理進展如何?有哪些困難?資源化利用有哪些壁壘?”帶著問題去、奔著目標走,每到一處,磷石膏污染防治專項立法領導小組實地察看磷石膏綜合利用生產線、制成品,詳細征求各方意見。
“大規模、大摻量的磷石膏技術應用還缺乏行業標準,希望加快制定相關標準,促進產品推廣。”襄陽澤東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建議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興發集團董事長李國璋建議要切實發揮行業龍頭帶動作用,依托湖北三峽實驗室,加強技術創新應用,聚焦綠色化工領域,全力攻克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難題。
企業反映切實困難,專家學者貢獻智慧,人大代表建言獻策,各部門積極反饋情況,領導小組靠前指揮……起草專班將立法調研及省直相關單位提出的近百條問題、意見、建議一一記錄,整理歸納為磷礦開采利用、磷石膏綜合治理“減量化、無害化、資源化”等4大類、12個方面的問題清單,逐項分析研究,提出解決方案。
堅持“靶向施治”和精細立法,不設章節,不搞鴻篇巨著,“有幾條寫幾條”。2022年5月26日,《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條例》經湖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,該條例已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。這是全國首部著眼精準防治磷石膏污染的地方性法規。條例完善磷石膏污染防治體制,強化政府屬地管理責任、部門監管責任。圍繞前端減量、中端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、末端規范貯存等關鍵環節,壓實企業主體責任,推動全鏈條治理。
“條例雖然只有短短25條,但每個條款的針對性、適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,貫徹和體現了‘小切口’‘小快靈’的立法要求,切實以法治方式推動磷石膏污染防治和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。”湖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、常務副主任王玲表示。
目前,湖北省經信廳已按條例要求研究制定《湖北省磷石膏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任務清單》,督促全省所有磷石膏產生企業按照年度計劃要求,配套建設磷石膏無害化處理裝置,確保2025年底前全部新產生的磷石膏實施無害化處理。湖北省經信廳、發改委等印發關于《磷石膏無害化處理技術規程(試行)》的通知,要求切實加強磷石膏綜合治理,推行磷石膏無害化處理,從根本上消除磷石膏堆存安全環保風險。
“共抓大保護,不搞大開發。”習近平總書記對長江大保護高度重視,親自謀劃、親自部署、親自推動。湖北坐擁最長長江岸線,身處“中部糧倉”和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,責任重大。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批示精神,用法治保障新時代“長江之歌”愈加高亢洪亮。